央廣網北京11月1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11.11”是光棍們的節日,更是電usb商的“狂歡”。打著“光棍節”旗號引發的促銷活動高潮迭起!來自最新數據顯示,截止節目發稿時,今天在淘寶“搶貨”的交易額已突破百億!已經達到一個新的頂峰了。
  真是太瘋狂了!人們似乎已搞不清楚“光棍節”的來由,究竟是年輕人稀里糊塗自發創造出的?還是電商打造的?但不管面膜怎樣,這一天已成為約定俗成的節日。
  除了去電商那裡搶貨,相信今天有很多單身朋友會三五成群的出來聚會慶祝“光棍節”,還可能有很多人會鼓足勇氣向心愛的人告白,甚至會有人將這一天作為永久的結婚紀念日。看來,這雙“十一”借貸不僅有寂寞、幽怨,也有驚喜和浪漫。
  其實在其他國家,年輕人也有屬於他們脫離單身的節日。比如在美國,9月第三周是“全國單身周”。它是由美國俄亥俄州的單身聯盟發起,用來慶祝自己的單身生活,並承認他們對社東森房屋會的貢獻。
  不過,也有美國人會選擇在10月1日離婚,回歸單身港式飲茶生活。因此,也有很多美國人將10月1日稱為美國的“單身節”。
  在澳大利亞,每年9月17日是“單身日”,不過年輕人可不單指著這一天擺脫單身狀態。他們怎麼“脫光”的呢?《全球華語廣播網》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作出介紹:
  胡方:如同全世界的年輕人一樣,澳大利亞的年輕人也同樣面臨著如何尋找自己的另一半,如何擺脫光棍狀態的問題。從2009年開始,墨爾本一個單身組織開始掀起一個光棍日的活動,類似於中國的11月11日,時間他們定在了9月17號,也就是澳大利亞公民日所在的那一天,但是至今為止,似乎影響力並不是特別大,更加不可能有一些商家來藉著這個日子來尋找商機。
  澳大利亞單身男女在尋找真愛過程中經常使用的方式包括社交網絡或者酒吧。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這些社交網站逐漸成為當今澳大利亞年輕人在工作和學習之外在家裡最經常做的活動之一,很多年輕人都是通過在社交網站上互相慢慢的熟起來,然後再在現實生活當中見面,最後成為了對方的另一半。
  另一方面,酒吧也是澳大利亞的年輕人經常可以結實到異性的一個很好的場所。在澳大利亞最著名的單身光棍脫光的故事就是發生在悉尼的一間酒吧里。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期間,當時丹麥王子也來到了悉尼這座城市來觀看奧運會,並且在酒吧里邂逅了澳大利亞的姑娘瑪麗·唐納森,然後瑪麗唐納森成功俘獲了這位丹麥王子的心,並且最終成為了丹麥王妃。
  每年的4月14日“黑色情人節”是韓國所特有的節日,那些在2月14日和3月14日沒送出或得到禮物的“光棍們”在這一天一起吃炸醬麵,慶祝他們的單身生活,彼此安慰。另外,在今天,也就是11月11日韓國還是家喻戶曉的“甜蜜日”,又稱“巧克力棒節”,情侶們會在這天互相贈送一種細長的巧克力餅干零食。
  韓國觀察員南黎明:11月11號中國人過光棍節,因為11這個數字就像兩根棍一樣,所以韓國人把這一天叫巧克力棒節,韓國的巧克力棒節是男女老少互相表達愛情、友誼和感謝之情的日子。從2000年起,大家就開始把PEPERO這種巧克力棒餅干作為PEPERO DAY這樣的一個節日禮的禮物,在11月11號這一天互相贈送。韓國人無論是情人節還是巧克力棒節,雖然其意義主要針對對象是情人,但是絕對不排斥那些沒有情人或者在法律上不允許有情人的群體。所以每到當天,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參與這個節日,職場里男女員工互贈巧克力或者巧克力棒,而上司也會把這一天利用作為和下屬女員工們拉近距離的機會,送給每個女員工巧克力。而新來的女員工也會利用這個機會送巧克力棒給男性同事或者是上司,和他們來拉近距離,甚至丈夫和妻子之間也互相贈送製造溫馨的氣氛。
  在德國,情人節或者光棍節這類節日並不火,年輕人真的想“脫光”,不妨直接去參加交友派對。德國觀察員薛成俊就親身經歷過:
  薛成俊:節日在德國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傳統。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地方節日如狂歡節等也具有一定影響力,其他一些所謂的國際節日,尤其是近幾年興起的五花八門的節日在德國基本上沒有市場,很少有人真的去當回事。由於德國民眾保守與理性,商家藉機炒作的空間微乎其微。即便是年輕人也很少跟風過節,就連所謂的情人節真正當回事的人也不是很多,就更不用說其他什麼不靠譜、不著調的節日了。
  但是德國也有大量剩男剩女,怎麼辦?人們經常會在各個城市看到一種叫做30歲的Party的廣告,有點類似於過去國內的大齡青年交易舞會,凡是30歲以上的人都可以參加,通過這種形勢給男女光棍們創造早日脫光的有利條件。我自己就曾經懷著無比好奇的心情參加過一次,結果和我搭訕的不光有大姐、大嬸,而且還有大哥大叔。  (原標題:“光棍節”變購物狂歡 盤點各國單身男女“脫光”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l44llpux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